“互联网+”背景下,媒体竞争日趋激烈。 广播节目普遍非常重视“口语”表达。 但由于比例把握不当,“口语化”变成“口水化”的情况也不少。 具体表现在网络术语的滥用和古板的表达方式上。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漫无边际、主人自娱自乐、混合语言、主人自言自语等。 本文分析了广播中“流口水”的表现形式及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当今时代,新兴媒体快速发展,舆论传播日益呈现全民传播、多方位传播、海量传播的特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节目普遍关注受众的思维习惯和接受心理,采用“说、聊、说”等“口语化”的表达方式,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例如,今年5月5日,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出的报道,用拟人化的语气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描述了C919飞机的含义、特征和特点。 自然、优点、幽默又不失庄重,让C919“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口语化”的播音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真实。 具有良好的“观众拉近效应”,拉近了播音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但“口语化”需要正确衡量,否则就会因播出语言随意性过大而形成“流口水”现象,引起观众的反感,效果适得其反。 《厦门广播电视评论》刊登了厦门五个广播频率的收听评论。 其中,“流口水”广播及其衍生现象所占比例较大,是影响广播节目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播音“口水”的五种形式 广播以音频为主要传播载体,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节目中过多的“口水”会削弱一定时间内有效信息的传达,浪费观众的宝贵时间。 广播中“流口水”及其衍生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归纳为五种表现形式:滥用网络俚语、胡言乱语、主持人自娱自乐、混合语言表达、主持人抢话。 一是滥用互联网术语。 网络俚语是网络时代大众的语言。 具有表达新颖、经济简洁、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特点。 媒体善于借鉴网络术语的表达方式和话语特征。 适当引用一些网络术语,如“盖里”、“喜欢”、“萌萌哒”、“眼泪”等,可以给观众带来亲切感和放松感,拉近彼此的距离。 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 但网络俚语只能使用,不宜过多使用。 这是因为网络语言往往没有语言标准,不应该推广。 而且,过多、频繁使用网络俚语也会产生“压倒客”的副作用,更何况一些所谓流行但不雅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被国家明令禁止的不文明语言。 第二个就是乱跑。 《厦门广播电视评论》指出,主持人“有些应付状态”、“新闻播报语无伦次”、“重复发言”和“跑题太多”等问题都属于此类。 有些节目安排松散,没有任何有效信息,主持人心不在焉,开门见山。 一小时的广播节目只能表达三四个新闻。 有的题外话太多,主持人准备不充分,东拉西扯来弥补时间。 在一档音乐节目中,主持人孜孜不倦地谈论气候话题,从抱怨当地炎热的天气开始,联系到家乡的天气状况,回忆小时候的气候,一直延伸到欧洲和欧洲的气候环境。美国。 爵讲了七八分钟。 有些人经常说漏嘴,主持人显然没有做好功课。 他在节目中频频清嗓子,直播过程中时不时出现停顿、“结巴”的情况。 三是主持人自嘲。 有些主持人主持节目更喜欢自娱自乐,说话语气幽默,经常使用“哇!”等口头禅。 有点莫名其妙。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私密”节目,私聊的味道特别浓。 比如,某主持人感冒了,在节目中多次表示“感冒的声音更性感”; 在两位以上主持人的节目中,主持人习惯性地互相“掐”,互相取笑对方的发型、衣着、言语。 方法等等,让观众感到无聊、无趣。 四是混合语言表达。 一种表达形式是中英文混合,经常使用“Oh, my god”、“really”、“yes or no”、“help”等英文,或者经常用英语; 第二种表现形式是方言混杂,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当地方言,但并不是真正需要的。 还有一种语言混杂的情况,就是方言节目中混杂了大量的普通话。 例如,在闽南语节目中,一些主持人经常使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时他们甚至前半句说闽南语,后半句说普通话。 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怪异。 节目不流畅,观众听得有些吃力。 这也是不值得的。 五是主持人抢谈话。 主持人常常盗用客人的话语,打断客人的思维,导致问题的回答支离破碎。 在超过两名主持人的节目中,经常会缺乏协调。 一种情况是主持人竞相发言,各抒己见。 另一种情况是,当一位主持人讲话时,另一位主持人打断,无视观众的感受。 二、广播“流口水”的主客观原因 广播节目中“口水”太多,甚至音乐、歌剧、交通类节目也淹没在“口水”之中,无法给听众带来实质性内容,自然难以吸引。 客观地讲,广播节目“直播”的普遍存在,为“流口水”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随着广播传输技术的成熟,直播已成为广播节目的主要播出形式。 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为例,目前有5个播出频率近70个栏目,每天播出时长约91.5小时,其中95%以上为直播。 如此大量的直播节目,给了主持人更多的发挥空间。 一旦主持人无法控制节目,“吐槽”就会更多。 但寻找主持“口水”的原因时,应该从主观方面入手。 比如误解、缺乏责任感、仓促上阵、控制不严等,都是产生“流口水”的主观因素。 首先是理解偏见。 “口语化”追求通俗易懂、轻松自然的风格,但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地使用。 如果失去了分寸,变得太随意,“口语”就会变成“口水”。 一些节目导演、主持人对“口语化”的内涵缺乏正确理解。 比如,一些节目编导片面追求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为了收视率而过分强调播音的“口语化”; 有些主持人喜欢闹腾,让人发笑。 需要指出的是,正确的“口语”表达需要基本功。 主持人即兴发挥和游刃有余的基础是快速的反应能力、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相对广泛的知识。 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 ,但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 二是缺乏责任心。 广播是具有引导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大众媒体。 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媒体形象。 职位意味着责任。 主持人喜欢表现自己,我行我素,随意给节目“注水”,是媒体从业者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更有什者,个别主持人将个人利益置于媒体利益之上,意图通过工作中的“争位”来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以便在业余时间举办更多的社交活动。 工作被视为赚取经济利益的筹码。 三是冲锋陷阵。 一小时的节目,主持人至少需要1.5小时的准备时间,而新闻节目的准备时间则更长,这样才能充分吸收和消化节目内容,并使用简单的句子和活泼的语言。 ,以“口语化”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并在必要时添加您自己的评论。 但有些主持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按时到达,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稿子。 直播结束后,他们对节目内容不熟悉,缺乏足够的现场表演技巧,难免产生不少“吐槽”。 四是管控不严。 很多广播节目直播时,编辑、审稿、主编都不在场。 他们没有及时指出和制止直播中的“流口水”现象,事后也不纠正,把“流口水”的主持人宠坏了。 一些编辑缺乏“大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意识,对稿件的把控不严格。 于是,主持人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对稿件进行“口语化”处理。 组织语言时难免会产生误解。 这导致“流涎”现象。 三、应对广播“流口水”的措施 播音中的“口水”现象主要体现在主持人身上。 因此,在寻求对策时,首先要从主持人入手,努力提高主持人的“三个意识”,即规划意识、学习意识和纪律意识。 一是规划意识。 规划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话题,拓展和延伸新闻话题,增加节目中的有效信息量,避免因内容单薄而随意给节目“浇水”。 广播媒体要通过定期召开专题策划会、每日预编会等方式,梳理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事件,把握当日热点话题。 建立主持人参与制度,通过选题会议、预编会议等形式交流知识和资源,为某些重点选题提前做好准备。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经运广播《鱼丸来了》每周一至周六播出。 主持人特别注重策划工作,积极参加选题策划会和预编会,选定两到三个主题作为每日节目的基础。 聚焦重点话题,加入表演元素,以麻辣小品剧的形式“讲新闻”铂之爵主持学院,受到听众和视听评论的一致好评,17日起晚间高峰时段保持20%的收听份额每天 :30 至 19:00。 二是学习意识。 好的“口语”表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需要较为丰富的知识背景、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即兴解说能力,这些都需要主持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来积累和提高。 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新事物层出不穷。 如果主持人不注重知识更新,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就很难有自信,说的话也很难有意义、有道理。 作为大众传媒从业者,主持人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厦门播音主持的培训,不能“重业务轻学习,重专业轻理论”。 他们“应该知道、知道”的还包括政治理论、规章制度以及各种宣传提示。 。 例如,在规范播音员、主持人使用的语言以及正确使用地方方言和外语方面,国家于2014年出台了相关规定; 在规范网络用语等用语方面,2016年新华社也发布了一批禁用词和警示语。 词汇,这些都是主持人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三是纪律意识。 主持人胡言乱语、随意行事,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些都是纪律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要加强规章制度培训,切实增强主持人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督促其遵守大众传媒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工作中,上班一定要准时,准备足够的草稿,充分吸收消化节目内容厦门播音主持的培训,心中有数,才能灵活运用“口语”表达。 主持人对播出内容进行个性化修改时,必须遵守相关审核制度。 对于节目播出过程中出现的“流口水”现象,编辑、审稿、主编要及时指出、督促改正,确保节目健康发展。 由于广播节目是集体创造的产品,主持人的播出只是将这一产品呈现给听众的最后一步。 因此,应对播出的“口水”,仅从主持人身上寻找对策是不全面的。 还应采取其他措施。 第一步是寻找解决方案。 一是改变写作风格。 长期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好声音的听众会发现,《新闻面孔》主持人崔天琪善于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讲述几个日常例子。 他的语言风格符合群众的口味,适应大众的接受习惯。 他精心挑选的关键词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有的记者写文章、有的编辑修改文章时,不注重“口语化”,喜欢写长句,用生僻字甚至生僻字。 主持人拿到这些稿子之后,就得花更多的时间在上面。 二次加工也增加了“流涎”的概率。 因此,有必要提倡写作风格进一步转变,提倡“短、实、新”,多用短句、短段落、短标题,为主持人提供更多“通俗、生活化”的稿件。 二是接受善言。 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节目质量提供了见解。 要特别重视新闻监督员和新闻评论员队伍的作用。 他们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质、敏锐的政治眼光、敏感的社会触觉、严谨的阅读和评论态度,这些对于发现新闻工作的“短板”有很大帮助。 目前,厦门台每月都有《新闻监督》、《新闻评论》、《厦门广播电视评论》、《厦门视听评论》等多部评论材料。广播媒体应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而不是“你评判你的,我做我的”。 应吸取教训,切实促进节目质量的提高。 ●●● 中国广播主持艺术网 点击关键词即可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 ||||||||||||||||||||||| 铂之爵主持学院优势: 1.播音、商务、婚礼、讲师、超级演说,五门课程全覆盖,只收一个课程的费用; 2.课程是一次缴费终生学习,可免费复训; 3.学生毕业后颁发结业证书并安排主持单实战,优秀者有机会进入学院其*工程团队培养或者安排就业; 4.五大课堂学习:酒店大班课堂、线下面授课堂、1一对一特训课堂、课外观摩课堂; 5.课程时间灵活,周末课和非周末课: 6.课程周期是2个月,理论和实战占比3:7,并会不断升级课程内容; 7.雄厚的师资队伍可对接外部酒店、活动公司、企业商学院资源给学生立体化的学习实战;。 |